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让人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而有些人则对自己的健康过于自信――平时感冒都很少,喝酒、抽烟、昼夜颠倒也不感觉什么。于是,他们会说:“什么健康体检,根本是没必要的事。”殊不知,就是这样一句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丧失战胜死神的时机,过早地给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体检要去正规医疗机构
所幸近年来,由于癌症已成为威胁城市居民的“头号杀手”,因此很多体检机构把针对肿瘤的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因此“视体检如无物”的人们也在逐步减少。可是,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体检机构、林林总总的体检项目,人们又开始陷入另一个盲区:什么样的体检机构才能够给出正确及时的诊断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坚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42岁的男性病人曾主动到一家体检中心做体检,后被诊断为“左肾血管瘤”(良性);而半个月后,该单位刚好请我们去给员工体检,肿瘤科的大夫怀疑此肿瘤并不能排除恶性的可能,建议病人再去做一个CT,结果被证实为肾癌。由于治疗及时,现在已完全康复。
“目前开展肿瘤体检的机构非常多,但是人们千万不要忽略对它们医疗水平的了解。如果参加体检的医生不是肿瘤专科医生,很可能对癌的症状、体征、影像表现认识不足,从而造成误诊。而且如果有可能,建议尽量去专科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差。”徐志坚主任说。
体检项目选择要个体化
记者在走访北京几家体检中心时看到,针对肿瘤的检查项目很多,其中不乏像身高、体重、视力这样的常规项目,可这些检查,对于诊断肿瘤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因此,如何甄别出对自己最有效的检查项目非常重要。
徐志坚告诉记者,现在体检的常用方法包括病史及家族史的评估调查,肉眼看、手触摸等物理检查,胸部X线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妇女的乳腺和妇科检查等。由于体检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无临床症状的健康人群,因此一些痛苦的项目,他们一般不愿意尝试;而对价格的考虑,也让一些甄别能力强的仪器,如螺旋CT等,不在常人的考虑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情况下,体检对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做些特殊检查。“比如年龄在50岁以上,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400,那就属于肺癌的高危人群,应该尽早做个螺旋CT和痰细胞学检查,帮助排除癌症或发现早期的、可治愈的癌症。”徐志坚说。
针对性筛查意义更大
有些人可能还对几年前李媛媛、梅艳芳因为癌症早逝的事情记忆犹新――这两位社会名媛不是每年都做健康体检吗?怎么会直至晚期才被发现呢?
在8月7日召开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计划(癌症·2006)”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教授再次强调:“健康体检绝不等于筛查!要真正做到癌症的早诊早治,必须将筛查进行到底!”
体检虽然能检查出一部分癌症早期患者,但是由于对体检对象和医生的要求都很高,因此很容易出现“漏网之鱼”。这不仅对病人来说是大不幸,对社会来讲,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徐光炜教授介绍说,癌症筛查是指在健康人群中针对某一种癌症所做的特殊检查,其目的是希望能在临床发病前,将此癌症查出并加以确诊,从而有可能将疾病治愈。因此,筛查项目一定要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现在,乳腺癌和宫颈癌是最适合筛查的两种癌症,我国也已经开始了相应的筛查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结肠癌的筛查效果其实也很好,这将会是我们即将要开展的一个重要项目,”徐光炜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我坚信,只要能把筛查工作贯彻下去,中国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就一定能提高,癌症被攻克就指日可待了!”
上一篇:二十四小时健康成功自测
下一篇:用“试纸”掌握健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