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言之:“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医“未病”的目的及原则就是为了保证健康,延长个体生命时限,提高生活质量。所谓“未病”,或为“无病”(肌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或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如何“知未病”、“治未病”?定期健康体检实乃为重要手段之一。
遵循健康管理理念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维护和改善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必须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在进行健康管理的基础上,通过针对不同个体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与医学指导,使人群或个体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况。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的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的。因此,我们对健康的维护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的 “防患”。
筛查监测重大疾病
据统计,我国2006年城市居民死亡率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农村居民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通过健康体检可以早期筛查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重大疾病。众所周知,恶性肿瘤是威胁人体生命的头号敌人,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大都处于中晚期,此时,无论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疗效均不理想。如果在肿瘤早期亚临床阶段,运用肿瘤标记物(AFP、CEA、CA125、CA19-9、PSA等)检测、热CT、钼靶、HP等初步筛查,结合进一步B超、放射影像学、腔镜、脱落细胞等相关检查,就可能及时发现诸如“小肝癌”、“早期胃癌”、早期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等,该阶段我们通过手术、放化疗、辅以生物治疗就能消灭它,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此外,PET/CT检查更可以确定肿瘤生长位置、生长状态、病灶性质、发展阶段以及有无远处转移,为早期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又如急性脑血管病,无论脑出血或脑梗死,一旦发病,非死即残。若在病发前通过头颅彩超TCI或TCD体检初筛,必要时行血管形态学(CTA、MRA、DSA)等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颈部血管不稳定斑块,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便可防止重大卒中事件的发生。
评估干预高危人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文化与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膳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迅速上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的改变,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心理因素诱发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亚健康或疾病高危人群比例增多,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心身疾病等逐年上升,而民众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可以检出高危人群,针对体检结果,个体化、分层性进行健康评估,对症加以干预,并以定期随访复查,动态监测,评价效果。比如体检发现血糖高,我们就要进行个体评估,进一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胰岛功能、有无胰岛素抵抗、尿液检查有无微球蛋白、眼底检查血管硬化程度,综合全身检查推荐科学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抑或注射胰岛素,使之得到有效的强化治疗,遏制糖尿病并发症。再如检出颈部血管斑块,应根据斑块大小、是否稳定、血脂异常与否、有无神经系统症状等进行综合评估,决定是否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否单一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还是阿司匹林合并氯吡格雷双药抗血小板聚集;是否联合降脂药物治疗等。科学评估,全面干预,防病治病,健身强体。
总之,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为了健康,你必须正视定期健康体检的意义,通过健康体检,了解自身机体状况,定期得到健康与疾病危险性评估,在健康顾问或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密切监控危险因素、降低风险,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下一篇:健康体检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