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检中心 >

单位常规检查 到底有用吗?

时间:2020-04-26 10:21


  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单位常规体检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因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刚刚参加完体检没多久,而且大部分指标都“正常”的人,突然患上了癌症或是发生了心肌梗死。
  
  是常规体检真的没有用了?还是人们对常规体检存在诸多误区?北京市体检中心专家杜兵和于金英进行了分析。

  体检是“筛检”不同于“诊断”

  体检无用论”一:体检只能检出一些“小毛病”

  个案:今年6月份,侯耀文因心肌梗塞突发去世。据媒体报道,他生前既没有任何心脏病的征兆,体检报告也没有显示出心脏病变。

  在媒体工作的张先生对此记忆深刻。“我相信他做的体检项目比我做的肯定要全,可是还没有用。其实体检也只能检出小病小灾什么的,对于有些致命的疾病很难检出来。”在调查中,很多人都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做完体检不久,心电图还提示正常,却突发心肌梗塞。

  专家点评: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对心脏功能的检查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或陈旧心梗等显性的、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而对于隐性的冠心病等早期心脏疾病的检出率很低。

  身体有不适,男人万万不可“硬撑”。例如在干体力活或运动后胸口痛且休息片刻胸痛会停止,这可能是心脏病早期的症状。如果右上腹和右下身部位有肿胀、疼痛感,很可能是肝出了问题,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专家说,男性每年体检时不应漏过以下重点部位和项目……

  接受健康检查的人,理论上应该是身体没什么明显异常,体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潜在的病变,如高血脂或糖尿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健康体检不是有了病到医院之后做的各种检查,如果已经感觉身体某个部位不舒服,应该直接去看相关专科的医师,而不是做全身健康检查。

  所以说,健康体检和疾病检查是两回事,健康体检只能说是一种筛检。健康体检的目标是预防为主,是在未出现症状前的定期全面检查。是从视、触、叩、听检查的结论中,发现异常体征;是从影像检查中发现阳性体征,是从常规化验数据的量变中,寻找身体病变的早期信息;是在全面体检的基础上,发现不健康的因素。对社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使受检人员在没有主观症状的情况下,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

  五类老人要经常体检!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科于艳秋副主任医师指出,高血脂症发病隐匿,老年人中五类人群极易发生高血脂,一是肥胖老人,二是脂肪肝患者,三是糖尿病人,四是患高血压的老人,五是眼睛里有胆脂瘤(眼睛巩膜内有黄色的脂质沉积)的老人,应引起注意。专家指出,以上五类人要特别提高警惕,由于老年人本身血管的逐渐老化,建议老年人最好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血脂的检查,以便随时了解和调整健康状况。体检发展提倡“个性化”

  “体检无用论”二:

  体检的项目都太“土旧”。

  个案:一位老同志,刚做完体检不久得胃癌了。于是很多人很不解地问医生,刚体检完怎么就得胃癌了呢?医生说,体检里面没有做检查胃癌的项目啊。

  北京市体检中心已经有43年历史了,常规体检项目实行了这么多年,有些病仅靠一般手段检查不出来,那么常规体检是不是该升级了呢?以征兵为例,过去体检的项目就比较简单,比如视力、身高等等。而现在艾滋病和吸毒检测纳入了征兵体检当中。心理体检也早纳入到征兵体检中。

  在健康时报对近50人的调查中,有近三成的人认为,常规体检应该升级了。

  专家点评:没有必要“升级”体检,而是应该规范体检市场。目前甚至还存在过度体检的倾向。比如CT、核磁、胃镜、肠镜等,这些检查只是针对特定人群或者在一般体检中发现有某些疾病倾向的人再进行的进一步检查。

  体检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个性化”发展。根据自己的家族病史,若具有高度遗传倾向的,应安排相关的检查。根据所处的生活环境,增加必要项目,如长期处在充满灰尘的地方,就需要做肺功能检查。如果靠近机场或充满噪音的地方居住,就要注意听力检查。有抽烟习惯的人,则应注意肺部 X线透视或拍片检查。

  北京市体检中心把体检分为A、B、C、D、E五个档次递增的体检套餐,人们可以选择。不一定每年都要做全套同样的项目,可根据以往体检的情况,选几个有疑问的项目复检。体检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补充新的项目、新的内容,做出新的评价,个性化体检正在成为新的需求。

  不过体检个性化之路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在2006年,单位组织体检占到北京体检中心总体检人数的80%左右。在所有参加体检的人群里,选择A套餐的占到58%,选择B套餐的占到21%。也就是说在体检中,多数人是随大流,单位选择什么样的套餐,他就体检什么。只有近20%的比例是个人选择项目参加体检。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开始

  “体检无用论”三:

  体检报告的建议“惜字如金”,查出小毛病引不起受检者重视。

  个案:在北京市20多家体检机构约50万人次的体检中,中度脂肪肝的检出率男性占到17%,女性占到7%。血脂异常男性检出率占到33%,女性占到24%。对于这些常见的“小问题”,体检报告上只会注明“低脂饮食,加强运动”。对于这样的提醒,一多半的人维持不了几天。

  专家点评:人们花一两个小时做体检只是对此时的身体状况做个评价。体检不是目的,关键是体检以后,如何对健康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管理。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患病后的治疗性干预,还在于疾病尚未出现时的预防性干预,在于针对疾病危险因素的纠正和克服,在于体检后对健康的管理和服务。世卫组织专家呼吁——把心理辅导

  纳入常规体检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的负责人希格鲁·奥米博士日前呼吁,亚洲的卫生保健基础设施应该“大修”了,其中的体检没有个性,跟公众的健康和需求渐行渐远。

  在最近几十年里,尽管医疗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很多人并不满足他们接受的体检质量。奥米博士认为,疾病的发生并不只是躯体出现问题,疾病发生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心理、精神、社会环境等。因此不管是在体检还是疾病治疗中,应该纳入心理辅导、人文关怀等。

  杜兵主任也认为,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现在也有人提出要做心理检测,有的体检机构也已经开展心理检测,但是心理检查并不是所有的体检机构都能做。我国比较缺少有资质的心理医生,心理问题的检测要慎重。心理检测的科学性,检测后的指导性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健康管理什么样?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作为一种服务,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使他们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倡导健康新理念和构建健康保障新体系,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超前预支健康消费而不是提前透支生命代价。

      

标签:有用越来越多的到底

推荐阅读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